据武威公安交警:
近年来,天祝县道路交通安全委员会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牢固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安全发展理念,叫响“对生命安全负责,向交通事故宣战”,始终把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交通管理首要位置。2020年1月天祝县道安办设立了独立的办公场所,积极向县委、县政府汇报申请,对全县19个乡镇交管站分别配备了1辆移动劝导车,开展路面巡逻、流动宣传、移动劝导等各项工作,实体化运行机制正在发挥着积极作用。
提高协同共治能力率先实行一体化运行
(相关资料图)
道安办充实工作力量,在全市率先实行道安办实体化规范运行,以县道安委主抓,公安、交通、应急部门主推,道安委其他成员单位和19个乡镇协同配合的“1+3+N”模式为核心,建立健全部门联动的实体化运行组织架构,同时在县道安办原有工作人员的基础上,由公安局、交通运输局、应急管理局各派1名政治素质高、业务技术精的干部作为辅助,采取平时按需入驻、合署办公的方式,开展联合执法检查、隐患排查整治、安全宣传教育、督导检查问责,统筹做好除隐患、防事故、保安全、护稳定各项工作。
“道德储蓄所”将交规纳入“村规民约”
“道德储蓄所”围绕“储蓄义务、储蓄友爱、储蓄孝顺、储蓄诚信、储蓄勤俭、遵守交通法规”等重点内容,细化量化积分扣分标准,建立“道德积分”管理办法,将善行“量化存储”,让美德“保值增值”,形成鲜明的价值导向。道德储蓄所从集体、邻里、家人、个人品德、守法意识等层面各设积分扣分项目,旨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群众的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引导大家“文明从我做起”“积小善为大善”,自觉成为文明行为的传播者和践行者。同时将道路交通安全纳入“村规民约”,时刻提醒农村交通参与者遵守交通法律法规,文明、安全出行。
“大喇叭”全天播放发挥“两站两员”力量
天祝县各乡镇充分利用“两站两员”力量参与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收到良好成效。全县农村交通安全劝导站多数扼入镇口、入村口和农村公路要道,配备反光锥、提示牌、农村大喇叭等装备和设备,当地乡镇政府充分利用劝导站现有优势,组织乡村干部和农村劝导员共同参与,负责劝导、登记进村或入镇的过往车辆,检查重点车辆和人员。农村大喇叭全天候播放交通安全知识,在辖区营造出浓厚的交通安全氛围。同时,各乡镇移动劝导站加大农村道路的巡逻频次,为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织密防护网。
“交所合一”模式提升综合防控治理效能
按照一警多能,一警多用,警种联动的思路,有效推进警务机制创新,聚力将派出所打造成为治安管理、交通管理为一体的战斗实体。打破了警种壁垒,整合了警力资源,推动了两警整合,业务融合、盘活警力资源,统一执法,联合执勤,弥补了基层警力不足的难题,“交所合一”后,交警职能由单一的交通管理向既管交通又管治安和打击犯罪的职能转变,派出所民警也由单一的治安防控和案件查处向兼管农村道路交通等综合职能发展。辖区内的出警巡逻力度加大,频次增多,群众见警率得到提升,社会面管控得到加强;派出所应急处置效率提升,当辖区出现交通事故、拥堵、治安事件时,派出所就近处置,实现了现场处置及时,伤员救助及时,更有利于维护群众利益。同时,在参与派出所宣传、百万警进千万家、防电信诈骗、一标三实、值班备勤等工作的同时,对交警方面的工作更见时效,加强了农村道路交通秩序管理,重点路段、重点时段、重点违法行为管控,依法查处农村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维护辖区道路安全畅通。
“爱心头盔”受欢迎提供小方便带来大安全
天祝县道安办联合交警、人保财险等人员对全县电动车开展挂牌活动(临时号牌),同时开展“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宣传活动,劝导驾乘人员在日常骑行过程中,一定要戴好安全头盔,确保人身安全。同时,为切实提高电动车、摩托车驾驶员在骑行过程中安全,各乡镇劝导员认真开展劝导活动,每个农村检查劝导站配备了爱心头盔,在劝导过程中发现未佩戴头盔的电动车、摩托车驾驶员,劝导员及时将爱心头盔以暂借的方式给当事人借戴并及时归还,确保在骑行过程中行车安全。这一举措将“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落在实处,进一步增强了摩托车、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和汽车驾乘人员安全防护能力,实现“减量控大”目标,降低交通风险和减轻事故后果。